热门标签

北京经开区37条政策奖扶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构建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

时间:1个月前   阅读:3

2023年预计兑现资金5亿元;普适性政策与专项政策条款互不重叠,符合申报条件可同时享受;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普通兑现……2月14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球“新药智造”合作伙伴大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三项《若干措施》正式发布。一份生物技术与大健康产业“政策礼包”,助力北京经开区打造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

三项《若干措施》共同构成了“1+2”的产业政策体系,“1”即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普适性政策18条;“2”指的是面向细胞基因治疗和高端医疗装备智造两个关键赛道的专项政策共19条。“围绕行业普遍发展规律和共性需求特点,聚焦高端医疗设备、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此次政策的制定实施从普适性到个性化,从产品研发到上市流通,构建了一套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创新是基因,承担是使命。北京经开区将鼓励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与国家试验室、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战略性、关键性创新成果。对承担国家、北京市重大科技和产业专项的,给予最高1:1的资金配套,年度支持金额最高2000万元。聚焦高端医疗装备和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全球产业前沿领域,鼓励企业开展创新品种早期研发、临床研究,单个企业年奖励额度提高到1亿元。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球“新药智造”合作伙伴大会现场。

连“点”成“线”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从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支持成果产业化落地,到优化产业生态、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再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18条普适性政策贯穿起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全链条。“我们关注企业从创业团队组建、产品研发、获批临床、注册上市、实现产业化到市场拓展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企业发展各阶段的政策需求。”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研发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实现成果产业化又需要企业不断增资扩产,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变革,每一步都需要走得稳健而扎实。” 赛纳生物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子天道出了许多医药健康产业企业家的心声。覆盖全生命周期支持的普适性政策,给了企业需求一个回应:以一款新药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为例,在概念验证阶段,企业可获得经开区提供的孵化载体,保障办公和实验室空间;待其发展到明确目标药物结构阶段,企业可以拿到创新服务券购买第三方临床前验证服务;进入临床试验,按不同阶段可获得1000万到4000万元资金补贴;获批上市并产业化落地后,还可获得一次性资金奖励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补贴;进入市场销售阶段,经开区助力创新药品纳入北京普惠健康保特药保障范围和医保目录,鼓励区内企业与国内头部医药流通平台合作,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上一篇:陈码头为何被抓?看他开会桌上摆放物品秒懂,里皮回应太准确

下一篇:《观光股》兔年营运红不让 王品飙7年半高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