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首月新增信贷4.9万亿元 释放经济加快复苏强信号
4.9万亿元!2023年1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创下单月历史新高,释放出经济加快复苏强信号。
开年以来,多地吹响开工号角,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文娱、旅游、餐饮等消费市场持续火热……随着我国经济加快复苏步伐,金融部门多措并举助力实体经济,为经济企稳向好贡献金融力量。
信贷供需两旺 助力经济企稳向好
在位于江苏的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项目工地上,车辆往来,机器轮转,一派火热的施工场景。
作为国内超大直径、超大埋深过江隧道,项目能够按进度序时推进,离不开金融助力。开年首日,农业银行江苏分行发放的1亿元贷款资金及时到账,为项目推进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开年以来,金融对经济复苏的强力支撑直接反映在金融数据上。中国人民银行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更是增加4.68万亿元,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超七成。
,,环球ug会员开户(www.ugbet.us)开放环球UG代理登录网址、会员登录网址、环球UG会员注册、环球UG代理开户申请、环球UG电脑客户端、环球UG手机版下载等业务。
“合理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适时靠前发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近期表示,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方面要着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要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推动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高水平动态均衡。
记者了解到,尽管1月份的工作日受到春节假期影响有所减少,但多家国有大行当月信贷投放明显增长,创近年同期新高。
1月份,工商银行投放公司贷款超9000亿元,净增量是去年同期的1.5倍;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年同期新高;交通银行当月人民币对公贷款增量、增幅均创近三年最高水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经济加速复苏,带动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明显上升。在一系列金融政策驱动下,银行信贷投放节奏明显前置,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银行信贷投向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了哪些领域?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开年以来,制造业、普惠小微、基础设施建设、科创等领域信贷增长较为明显,金融资源主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春节假期前夕,济南森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中信银行拿到了2070万元的贷款,这让企业财务总监孙丰合颇为高兴。“原计划上线的新项目一度因为产能利用率趋于饱和而受到影响,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对提升公司现有产能起到很大助力,支持企业进一步研发新产品、拓展下游激光应用领域。”
网友评论